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母校新闻Alma Mater News

故宫博物院院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受聘为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发布日期:2012-12-06

本站讯11月18日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受聘为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受聘仪式在天津大学会议楼贵宾室举行。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出席仪式并向单霁翔教授颁发聘书,副校长舒歌群主持仪式并宣读聘任决定。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路红,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黄元,《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总编辑金磊,天津大学科研院院长元英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出席了仪式。故宫博物院有关代表及我校党办校办、人事处、研究生院、人文社科处、建筑学院、设计总院、出版社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专家一同参加。

单霁翔教授1954年7月出生,2012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被聘为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等,积极倡导、推动并实施在城市化加速进程条件下,建立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摸清文物资源家底,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促进我校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天津大学决定聘请单霁翔为学校兼职教授。

李家俊在仪式上表示,大学的功能不仅在于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其文化传承的使命更不容忽视。当前,我国国民普遍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急需大学在此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天津大学长期重视文化传承与保护,以冯骥才教授为核心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进展显著;以一批古建筑测绘专家构建的天大古建筑测绘团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先后对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等古建筑进行数据测量,以实现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此次聘请单霁翔教授必将为天津大学的相关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

单霁翔说自己与天津大学有着较为深厚的渊源,曾在与天津大学的工作合作中亲身感受过天大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作风。天津大学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学拥有一批学界业界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他们的诸多科研成果曾对单霁翔产生了较大影响。单霁翔表示,此次受聘为天津大学教授将为其日后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开展文化保护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受聘仪式前,单霁翔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李家俊、舒歌群陪同参观。受聘仪式结束后,单霁翔教授在1895天大建筑创意大厦,以《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为题,为天津大学的百余位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以世界各国在文化建筑与遗产保护方面的有益尝试为例,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阐释了其独到见解。

当天下午,由单霁翔教授写作、由《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社与天津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的《文化遗产·思行文丛》首发式在天津大学1895建筑创意大厦举行。李家俊、元英进出席仪式并代表天津大学致辞。建国后故宫博物院历任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和相关文化遗产专家30余人参加了仪式。

2002年至2012年是单霁翔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10年,这期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面临险峻的挑战,也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使城市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常常处于尖锐对立的境地,极具历史与人文价值的文化遗产可以在转瞬间夷为平地,使得广大专业工作者与民众痛心愤慨。与此同时,快速变化的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催生了应对困境的新理论与新的解决方式。这10年,文化遗产保护的涵义和范围走向深广,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与机制不断完善,出现“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遗址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全新的概念。《文丛》共计十本,从2002年至2012年单霁翔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10年间针对相关文化遗产保护课题所做的500余次调研、500余次讲话、500余万字的原始素材中遴选出来的精华,分为论文、报告、演讲、访谈等类别。

本次活动由天津大学主办,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建筑规划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社等单位承办。(刘思思 报道)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