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校友动态Alumni Update

集结号吹响 卅五相聚 今夕回还

发布日期:2015-05-25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总会新闻

集结号吹响 卅五相聚 今夕回还

发布时间: 2015-05-25

来源:

精仪学院80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30周年返校活动

2015年5月24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1980级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校友从海内外赶来回到了扩别30年的母校,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历经浮沉,风雨兼程,荣归母校。精仪系医仪专业80级是我校招收的第一届该专业本科生(学制5年),他们见证并经历了医仪专业发展的早期历程,对学校和学院怀有特殊的深厚情感。此次校友们在校庆前夕回访母校,与院领导和昔日恩师欢聚一堂,同忆北洋岁月,共展美好未来!

24日上午9时,精仪学院在17楼317接待了二十余位从国内外奔赴而来的80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校友。再见昔日同窗与恩师,校友们难掩心中激动。伴随着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老照片,校友们和恩师畅谈往事,欢笑声不绝于耳。身在美国的生物医学科老科学术带头人王明时教授全程用视频在美国西雅图与大家连线。看着当初的旧照片和现在变化诸多的良师益友,大家都不禁感慨韶华匆匆。

精仪学院党委书记王海龙、时任各学科教师戴品忠、李刚、苗振魁、武金键以及蒋海波及精仪学院办公室主任李清老师出席了活动。王海龙书记首先代表精仪学院对大家的归来表示欢迎以及对校友们在世界各地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随后王书记向校友们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校友们听了无不感叹如今天大精仪的辉煌。各位老师也一起分享了校友们在校时期的许多故事,对学生们取得成就感到欣慰,也为校友们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大家欢聚一堂,共讲这三十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都愈发感觉相聚不易。校友们纷纷表示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交流中受益良多。在与恩师交流回忆大学时光的时候,校友们无不动情,都感叹说“老师您再给我们上一节课吧,就讲那时候学着特别费力的传感器”。大家回忆着三十年前,和恩师一起重温了曾经上课前一起起立喊老师好的情景,讲到动情处戴品忠老师还起立朗诵了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远在美国,通过视频和大家连线的王明时教授也送上一首《寄左省杜拾遗》来祝福曾经的学生们。校友们也纷纷祝福与会的老师身体健康,并期待下次相聚。

以此同时,我们的校庆学生服务团队也在17楼303有条不紊的开展着校友访谈工作。田原、炼红文、胡勇等学长学姐相继接受采访,他们回忆了大学的青葱岁月,述说了自己的奋斗岁月,展望了天大的美好未来。校友们也为现在精仪学院的学弟妹们送上了祝福,希望新一代精仪人能继续将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最后,学院向校友赠送了120周年校庆的纪念品,校友们也表达了对母校和学院的拳拳之心,并祝福母校能勇攀高峰,再创佳绩!我们也期待校友们的再次相聚!精仪学院80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30周年返校活动!

精仪学院李潇、李清

2015年5月25日

另附:

80级校友给母校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天津大学80级精仪系医仪的各位同学:

三十五年前,意气风发的我们相聚七里台,那时,专业初建,名师云集。五年寒窗,我们和恩师们共同造就了天大精仪医仪的成长。尔后我们各怀壮志,奔赴五湖四海追求真情、真理与事业。

三十五年韶华匆匆,花开花落,有几人青春依旧,鬓不染霜?三十五年人在俗世,风雨兼程,有几人志得意满,心无纤尘?三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已不再是不识愁滋味的豆蔻少年和花样少女,而是慨然知天命的江湖游子,在经历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才发觉,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是对母校的拳拳挂念,对恩师的永志于心,对同窗情谊的恋恋不舍,这份情如同一坛老酒,愈久弥香。

三十五年,真快啊!

三十五年前我们青春年少,个个英姿勃发,踌躇满志,二十名莘莘学子朝夕相处,一同体验了焚膏继晷、悬梁刺股的苦与乐;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天各一方,虎啸风生龙腾云起,都已是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扛一副沉甸甸事业担子的知天命之人。光洁的额头被沟壑纵横,浓密的黑发让银丝穿插。男生少了英武帅气,女生也没了娇媚娉婷,可你能说当你回想起天大的那五年日子时,内心深处不会涌出一股暖暖的温馨,淡淡的惆怅吗?

三十五年前,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年,汇聚在天大的学堂。我们是多么的年轻哦!我们是多么的青春哦!这是梦想起飞的地方,这是梦想实现的战场!

现如今,五旬以至,华发初上。社会上打拼多年,或从政,或经商,或从戎,或为人师表,或救死扶伤,或得意,或彷徨,生活的真谛,生命的徜徉,梦里寻它,月亮之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魂系梦牵,无限怀念:我们出发的地方,对纯真同学情的向往!

三十五年一晃而过,而今恩师已稀、校园景易,弱冠青年变为略知天命,千山万水挡不住相互的思念,津门永存,同窗之谊常在,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春风得意还是蹉跎岁月,每个人心中都无线珍惜那份最纯的情、那份凝结在卫津河畔七里台中的共同记忆。

“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我们听到了嘹亮的集结号­——归来吧,再远的距离也有通途;归来吧,再忙的事也不差这几天;归来吧,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一次全班真情相聚;归来吧,无论你现在贫穷还是富有、得意还是失意,同学聚首不论成败只论情谊;归来吧,为了心灵的安宁——会故友、游故地,才能真切体验我们从哪里来,从哪里起步。

天津大学80级精仪系医仪的各位同学:无论你现在或纵横商界,叱咤风云;或海外游子,淘金梦圆;或布衣悠然,采菊东篱;或凡夫俗子,醉卧茶寮;或相夫教子,温馨甜蜜……今天是我们欢庆的节日,我们就像游子听到母亲的呼唤,战士听到连队的口令一样,一起来到这里,参加我们相识三十五周年师生聚会。

毕业三十年,只等这一天。三十年,我们,回归了!

岁月的历练,让每个人都该有一些令人动容的故事要讲吧!我们每个人一定是打心眼里希望再一次走过我们一起生活了五年的校园,再一次清晰一下那些渐次模糊的脸孔,再一次为我们敬爱的老师捎去一声珍重的问候,老师,您好!

最后,我把我为我们这次聚会尝试填写的一首词献给大家。

《水调歌头·天津大学80医仪同学入学35周年聚会》(乙未年夏)

荡漾碧池水,绮丽北洋园。

同学卅五相聚,今夕复回还。

喟叹年轮飞转,感慨风霜常伴,依旧梦如前。

少年本青涩,知命众英贤。

砚台路,同袍度,此生缘。

一觥美酒,同饮溶万语千言。

追忆萌初稚趣,思忖功成佳绩,深夜醉无眠。

徜徉津门夜,携手共婵娟。

    相关文章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