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1-03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如何顺利交接棒?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当代大学精神的根在哪儿?10月28日,中部崛起-“文化·人才·大学”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本次论坛是天津大学第十一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主题论坛活动之一。组委会力邀多位教育专家、文化学者在湖湘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碰撞中,探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中学人才培养的衔接合作、未来高层次卓越人才培养。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天津大学校友总会会长、原党委书记刘建平,天津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渝钦,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天津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副校长冯亚青出席本次论坛。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教育工委副书记夏智伦,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蒋昌波,湖南长郡中学校长李素洁以及来自湖南20余所省重点中学的校长也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天津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主持。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教育工委副书记夏智伦致论坛开幕词,他代表湖南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天津大学悠久的历史,回顾了天津大学与湖南省此前的交流合作和重大合作成果。他说到,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推进湖南省和天津大学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入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关系就像两个相切的圆,彼此毫无交集,各自为政。”湖南长郡中学校长李素洁对当下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脱节的问题直言不讳。李素洁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直击当今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衔接中的病痛:“高考论英雄”式的高中质量评价标准、“高考状元”情结导致高中教育目标窄化、学生专业兴趣缺乏使学生难以适应大学专业学习。
跳出“高考论英雄”的“怪圈”,中学校长关注“人”这一教学的根本。如何培养创新型一流人才,这同样是大学校长最为关心的话题。论坛上,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以“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为题,聚焦一流本科培养,以天大智慧为这一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界人士多年来的问题提供新方案。
王树新在论坛上提到,天津大学将制订并实施“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2030计划”)。“2030计划”的改革思路是,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综合发展理念,以“本硕博贯通培养”为牵引,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促进理、经管、文、法、医、艺术、教育、哲学协调发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王树新介绍了“2030计划”中六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天大品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坚持通专融合、贯通培养,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德才兼修、内外并举,铸就一流学习型师资队伍;坚持国际视野、追求卓越,构建一流全球育人模式;坚持结果导向、持续改进,构建一流质量评价体系;坚持全体联动、协同育人,构建一流教学保障体系。
按照“2030计划”的路线图规划,天津大学将在2017年完成“2030计划”整体规划;到2020年,建成世界知名本科教育,若干学科、专业达到世界一流;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一批学科、专业达到世界一流,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跻身世界一流。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蒋昌波也着重提到了长沙理工“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经验,并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长沙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此外,湖南省社科联第六届委员会主席、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郑佳明以“湖南伟人与湖湘文化”为题,从近代湖南的辉煌业绩和伟人、英雄群体,湖湘文化的地理条件,湖湘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等多个视角介绍了解读独特的湖湘文化。天津大学校史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杰教授以“中国大学的道路自信”为题,详细论述了中国现代大学的道路起点、中国现代大学的道路特色以及中国现代大学的道路展望,与参会的湖南省知名高校、重点中学校长等共商在新时期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之道。